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天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专利活动日趋活跃、双向往来不断加强,数字和绿色创新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我国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热情持续高涨。2013—2023年,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及相关组织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7.0万件和3.5万件,保持了20%以上年均增速。在共建国家有专利申请的中国企业中,数字通信、互联网企业表现突出。共建国家在华专利申请呈现持续活跃态势。2013—2023年,共建国家在华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5万件和18.2万件,年均增速分别为5.6%和8.0%。截至2023年底,共建国家企业在华专利有效量达到15.3万件,与2013年底相比,年均增速达到9.0%,高于同期国外在华有效专利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数字“一带一路”建设专利创新势头强劲。2013—2023年,中国在共建国家及相关组织获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7万件,年均增速达16.9%;共建国家在华获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授权5.5万件,年均增速达11.6%,数字技术创新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数字化转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专利创新日益提速。2016—2023年的几年间,中国在共建国家及相关组织的绿色低碳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3637件和1664件,年均增速分别为26.0%和21.3%,2020—2023年年均增速进一步提高至65.4%和49.6%。绿色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排名前五的企业中,既有传统能源企业,也有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也包括数字通信类企业,反映出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创新的发展特点。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