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广西侗寨茶园里的“致富经”

侠名

中新社广西三江3月17日电 题:广西侗寨茶园里的“致富经”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侗寨茶园里的“致富经”
(图侵删)

  作者 黄艳梅 龚普康

  早春三月,万物复苏。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新芽,身挎竹篓的茶农穿梭于层层叠叠的梯田茶园里,巧手翻飞,赶采春茶。

  布央村是一个传统侗族村寨。“我家种了六亩茶叶,亩产值上万元(人民币,下同)。全家靠着种茶卖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34岁的侗族女子吴远秀1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3月17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侗族女子吴远秀在茶园采茶。(受访者供图)

  “茶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吴远秀说,以前村里很穷,曾流传着“山高水远布央村,有女莫嫁布央郎”的说法。但自从村里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后,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如今顺口溜变成了“茶叶铺富路,养女嫁布央”。

  昔日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布央村现有茶园面积3900余亩,茶农人均收入21000余元,形成集育苗、种植、管理、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该村成为广西有名的“侗茶村”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茶叶远销英国、美国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良好的生态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布央村着力延伸茶叶产业链条,全力打造茶旅融合样板,布央村仙人山茶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形成了“唱侗歌,泡着茶,围着火炉打油茶”等侗族特色茶文化。

近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仙人山茶园,侗族姑娘在采摘春茶。龚普康 摄

  走进布央村仙人山茶园,山峦起伏,风光秀丽。游客穿行其间,与山上的特色廊亭、缥缈云雾相互映衬,成为侗寨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吴远秀于2014年辞去城里的工作返乡创业。在老茶农的帮助下,吴远秀很快掌握了种茶、制茶的技巧,村里又减免了年轻创业者的部分房租,帮助她开起了店铺。

  如今,吴远秀除了种茶卖茶,还通过拍摄短视频宣传推介家乡的茶山美景和茶文化。“通过短视频的传播,可以让更多的游客来到我们村。村里风景这么美,人来了,茶的销路就不愁了。”吴远秀说。

近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仙人山茶园,民众在展示侗乡特色民俗。龚普康 摄

  布央村村民谢慧亦借着家乡打造旅游景区的契机返乡发展。2015年,谢慧回乡新建了一栋有12间客房的民宿。平日里,谢慧带游客游侗寨、看日出、观云海,体验采茶制茶及侗族大歌、芦笙踩堂、多耶、百家宴等侗族民俗文化,获得游客好评。

  “去年,我又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一栋精品民宿,力争早日把茶旅民宿做得更精致,希望能吸引更多游客到布央畅游茶乡、慢品茶香。”谢慧说。

  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生态旅游带来的“红利”。布央村党总支副书记陆翠含介绍,布央村现有14家农家乐饭店和14家民宿旅馆,客房床位超过400张,该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

  三江县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小小绿叶正成为侗乡乡村发展的“大产业”。三江县坚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1.5万亩,综合年产值86亿元,涉茶从业人员达30万人。(完)

驻海南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督促相关部门严把饮用水安全关

德宏勐卯边境派出所多管齐下强化夏季治安防控工作

越南榴莲出口记:连接中越民众味蕾

闽南“村晚”唱春韵 两岸齐聚迎新春

韩江发生今年第4号洪水 闽粤已紧急转移安置1.11万人

国家统计局: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召开

西宁市实现城市管理审批事项全程网上办理

激发儿童阅读热情,《矮妈妈和高个子女儿》新书阅读分享会举行

湖南省双清区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2

点燃广告牌、烧毁电车 寒假期间这项安全教育很关键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深圳开展第3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侗寨茶园里的“致富经”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元香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