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三孩妈妈辞掉医生工作准备创业:想让孩子们看到,妈妈也在成长

“我来这家幼儿园已经五年了,现在只剩‘猪小弟’(小儿子昵称)最后一年在这上幼儿园了。”3月7日下午,36岁的易小敏来接小孩放学,长期接送已让附近的家长熟知他是一个三孩爸爸;37岁的黄霞最近刚辞职,稍闲下来的她此时也在幼儿园门口,夫妻俩在人群中伸手比“耶”,小孩一眼就看到,冲进他们的怀里。
黄霞说夫妻俩有默契,只在一人稳定的情况下另一人才考虑创业。年前易小敏开的托儿所日渐热闹,黄霞便辞去主治医生的工作想创业,她不想再每天只是开单治病,关于如何促进乡村健康管理,尤其让老年人预病治病更方便,她有很多想要尝试的想法。
她的想法很清晰,首先夫妻俩都希望孩子们一直“眼里有光”,充满爱和活力;其次育儿是夫妻俩共同的责任,不是由她独自撑起一片天;最重要的,她希望孩子说起自己来是骄傲的,她能用自己的成长带动孩子们的成长。
从女孩到妻子:“三公里的路,他一直离我两米远”
回想起来,夫妻俩的相遇有些浪漫
2009年,22岁的黄霞还在长沙一家省级医院实习,她对未来的畅想,是希望能凭努力某一天干到基层卫生院院长,此外就是可以多旅游,多带父母出去玩。至于感情,她偶尔想过要遇见一个能引领自己成长进步的另一半,但生性“矜持”的她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
某天下班坐803路公交回家,有一个男生中途上车,坐在了黄霞后面,“戴着眼镜,穿个格子衬衫,比较秀气的那种大男孩”。黄霞看了眼后也没再注意,临近下车时,男孩突然拍她肩,递了张名片过来,上面写着“易小敏”。
但再密切联系已是三四年后,易小敏当时从事某品牌护肤品、保健品等销售工作,他和他同事与黄霞及同科室人常有互动,有些人是为了推销产品,而有些人生了约会心思。在黄霞眼里,易小敏买奶茶都是给全科室人买,对每个女生都很好。那时候老有同事说易小敏对黄霞特别,她没觉得,只是单纯觉得这个人作为朋友挺可靠。
“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如果我们俩之间有100步,你只要跨出第一步,接下来的99步由我跨出。”两个从未谈过恋爱的人在一起了。但进展没有想象的那么浪漫,“有一回约我出去散步,三公里的路,他一直离我两米远”。黄霞觉得自己是个话痨,找这么个人作伴可不行,到她说分手的那天,两人手都没牵过。“本来以为两个人没后续了,后来听说他去拜访了什么‘高手’,整个人好像一下子开了窍。”黄霞说道。
尽管如此,在那场瞒着黄霞邀请两人的同事、亲友一起策划的求婚里,易小敏将新房钥匙扣戴上黄霞手指,用浪漫言语长诉自己的爱意,而黄霞被周围的蜡烛热得直流汗。还是她拉了易小敏一把,两人才紧紧抱在一起。2015年10月,黄霞从女孩变成了妻子。
2015年10月4日,两人结婚
从妻子到三孩妈妈:曾崩溃跑到山上大喊,也会突然很有成就感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黄霞觉得自己某些观念还是比较传统,2015年婚后,易小敏要去贵州父母那边开店,以往出省都很少的她也辞掉了工作,远赴千里之外的他乡。
黄霞在贵州当地一家医院找到工作,没多久因怀孕又辞掉了。孕期七八个月时,她还挺着大肚子想在易小敏店里帮忙。头胎黄霞生得非常吃力,她生了两天一夜,婆婆和易小敏都在产房外抹眼泪,劝黄霞剖宫产算了。黄霞想自己已经疼了这么久,坚持顺产,对小孩更好。
2016年正月生下大儿子,年底二女儿又来临了,次年生产时还算顺利。一男一女,原本计划生两个小孩的黄霞觉得很圆满。聊起生小孩的头几年,黄霞一度哽咽:“其实人焦虑不是说小孩怎么样,而是你没有能力去掌控,你自己心里其实有一个规划,你觉得你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但是没有办法左右。你作出妥协,但你妥协了别人并不觉得这是妥协的时候,会让你很难过。”
大儿子刚出生时,黄霞看了很多育儿书,她想要把孩子教得如何如何,黄霞说:“但我后来发现,除非全家所有人都看这本育儿书,不然就不会依这种方式。”其间黄霞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和考证,她曾经一手拿书一手抱小孩,有次一从考场出来就急忙给小孩喂奶。
等二女儿断奶后,黄霞就重回医院上班了,一切好像要慢慢回到正轨。然而工作大半年后,三胎意外到来。黄霞没想太多,她马上决定不要。
黄霞知道易小敏喜欢小孩。她已经约好医生,让易小敏去签字。“他这个时候开始发挥他的语言魅力!他说我知道你生一个孩子很痛,但你去做手术也要承受同样的疼痛,还失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我怕若干年后再想起会后悔。如果你生下这个小孩,你放心,经济压力由我来承担。”
黄霞也问了很多亲友,有年长的女性跟她表达了自己想生三胎却年龄不允许的遗憾。还有朋友反驳她:“你来问我这个问题,就代表你心里是想生的。”
聊起生三胎的过程,黄霞一直说有很多故事可讲。比如临产前二十天,她从老家株洲攸县来长沙想买车,为了方便送大儿子和二女儿上学,结果提车当日突然肚子痛。表妹把她送到一家私立医院后离开去送小孩,她自己待在医院,结果很快就生了,连可以签字的家属都没有。匆匆赶来的易小敏本来还想问她是否愿意转去一家费用更低的医院……
黄霞一直笑着聊起这些细节。“有很崩溃很难过的时候,我也一个人跑到山上去大喊过。不过现在回过头来让我去细讲,好像也讲不出来。只是当你看到一个孩子带着很开朗的笑容朝你跑过来,或者哪一天你发现没有教过他这首诗但他会背,你会突然很有成就感。”
2023年,一家人的合影
辞去医生工作计划创业:希望孩子们自信的说“我妈妈做了什么事”
黄霞记得自己有一次去接小孩前因为参加活动有较精心的打扮,孩子见到她说惊呼:“哇!我妈妈好漂亮啊!”
“我觉得我可以留多一点时间给家里,但不能一直全待在家。因为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我肯定会有期待。当孩子不是我期待的那样,我就会焦虑。我也不希望我在小孩面前蓬头垢面,而是他们会自信地说‘我妈妈是干什么的,做了什么事情’。所以我不能只要求我的孩子成长,作为家长可能我们需要成长、沉淀的东西更多。”
当然现实情况远比说起来复杂。比如下班回家的黄霞常常会面临自己前一天整理好的家又被三个小孩弄得一团乱,只是看到闺蜜发来同样乱的家时,她只好自我开导。比如黄霞一直工作稳定,易小敏常年在家带娃,还做自媒体。对此,亲戚常有微词,但易小敏相信自己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家里添加新成员,乔迁,创业,所有的事情他们(小孩)都有记忆,都会参与。”自2015年以来所有重要的家庭记忆,易小敏都能找出记录影像。
自营的托儿所内,黄霞和易小敏聊起两人的过往,相视而笑。图/摄影记者周翼
春节前,黄霞辞掉了自己在一家基层医院当主治医生的工作。三胎家庭,年近四十,辞职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自己的学历进不了大医院,也是一个瓶颈,这是中年人的焦虑。”黄霞说。
而且日常接诊时黄霞感受到许多人求医时的问题。比如很多老年人小病喜欢拖,缺乏健康意识,比如很多乡镇进城求医的,选择常常是大医院,却往往麻烦又花费大。她想了一下,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易小敏的自媒体知识,也许可以下乡镇做一些基础医疗知识的科普,又或许可以考虑“银发经济”,给老年人提供方便服务。
总之,目前易小敏的托儿所渐渐稳定,她也有余裕去闯闯自己的天地了。
“我把他们(孩子)带到这个世上来,不能给他们最好的生活,又把自己的生活弄丢了,然后陷入无限的自责当中。其实不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你给予他们生命,后期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可以自己绽放自己的。”黄霞说道。
潇湘晨报记者吴陈幸子 摄影记者周翼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