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阿勒泰毛皮滑雪板“滑”得更远

侠名

12月20日上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拉斯特乡的“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传承基地,33岁的胡安什别克·斯兰别克一大早就和两名徒弟来到这里,钻眼挖槽、打蜡抛光,制作毛皮滑雪板。

让阿勒泰毛皮滑雪板“滑”得更远
(图侵删)

  胡安什别克的父亲斯兰别克·沙和什今年69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阿勒泰市“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传承人。从15岁开始,胡安什别克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毛皮滑雪板。

  刚开始学时,这个大个子的哈萨克族小伙儿会不小心把裁好的桦木板掰断,或是切割板材时尺寸出问题,但靠着耐心和坚持,他现在制作的毛皮滑雪板品质也跟父亲做得一样好。

  阿勒泰素有“雪都”之称,自古以来,毛皮滑雪板就是当地哈萨克族群众冬季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距离胡安什别克家40多公里的敦德布拉克岩画洞穴中,有距今1万多年的古人滑雪狩猎岩画。

  和现代滑雪板不同,古老的毛皮滑雪板凝结着阿勒泰先民的智慧。毛皮滑雪板选用桦树、白松木及马前腿的皮毛为原材料,经过选材、裁板、软化板头、板头定型等10道工序制作而成。这种毛皮滑雪板向前滑行和下坡时顺毛,减小摩擦,向后踩蹬和登坡时逆毛,增大摩擦。

  “毛皮滑雪板比现代的滑雪板还好,现代的滑雪板只能玩,这个还能爬坡,以前是我们当地人的交通工具。”胡安什别克说,冬天有时会下两米多厚的雪,马都走不了,这种滑雪板还能载着牧民出行。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对冰雪文化的推广,新疆阿勒泰作为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被越来越多人知晓。胡安什别克家的毛皮滑雪板的订单也越来越多,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入冬后,他们制作了60副不同尺寸的毛皮滑雪板,绝大多数都已售出。

  “一副毛皮滑雪板要卖1000多元,一个冬天就能给家里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胡安什别克说,他之前在外地开出租车,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2021年他卖掉出租车,回家一心一意跟父亲学艺,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

  外出打工的经历,让胡安什别克想到了改进制作工艺的方法。他动员父亲买了一台木器加工机。改变过去加工滑雪板用斧头砍、锯子锯的传统做法,机器加工的木材又直又平。跟父亲学习的过程中,他还有个想法,就是把固定在毛皮滑雪板上的马皮设计成可拆卸的,下山下坡时可去掉毛皮,减少阻力。

  作为家族第五代技艺传人,胡安什别克还在两三年前,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了账号,自己拍摄、剪辑,用视频展示制作毛皮滑雪板的过程,向更多的年轻人推广这门古老的文化。他还和设计公司合作,创新推出毛皮滑雪板的相关文创产品,让不方便携带大尺寸滑雪板上飞机的游客,可以买到缩小版的手工艺品,增加了收入的同时,也让这项技艺在创新中更好地得到传承和传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见习记者 刘释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广东省开平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足球——西甲联赛:巴塞罗那平格拉纳达

广东省仁化县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青海全力推动农牧民和脱贫人口就业增收

沧源检察院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

横滚、翻转、盘旋……190秒解码→具象化展示保家卫国“真功夫”

黑龙江省大庆市发布霾橙色预警

伊万科维奇看中超直播考察新人

(新春走基层)“城市美容师”的新年照片:镜头定格温情瞬间

青海羊曲水电站首台机组定子吊装成功

韩国夫妇中国海滨开餐馆 烤肉香里叙友情

(文化新纪行)陕西考古的蒲甘“故事”:中外合作讲述丝路文明交流

让阿勒泰毛皮滑雪板“滑”得更远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元香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