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高考屏蔽生”就是炒“高考状元”的翻版

侠名

据6月24日九派新闻报道,6月23日起,各地高考成绩陆续放榜,“首个高考成绩被屏蔽的人出现了”的消息冲上热搜,有关“高考屏蔽生”的话题引发热议。所谓“屏蔽生”,指那些成绩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较高而被屏蔽具体分数的考生。

炒“高考屏蔽生”就是炒“高考状元”的翻版
(图侵删)

  以往,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些地方往往会兴起“高考状元热”,从媒体对“高考状元”大肆宣传报道,到地方相关部门、企业为“高考状元”发奖金、送房子,再到一些高校“砸重金抢学霸”,好不热闹。相关行为折射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分数崇拜,容易引发教育焦虑。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概念。此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响应,对高分考生的具体成绩与排名予以屏蔽。

  这么做本是为了防止炒作“高考状元”,遏制“抢生源大战”,保护学生隐私,没成想,“高考屏蔽生”居然又成了“高考状元”的代名词,有人变相延续了炒作“高考状元”行为,这显然与禁炒“高考状元”的初衷背道而驰。对“高考屏蔽生”的过度关注,其实仍在强化学生及家长的状元情结,对屏蔽生而言,这也可能为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可能侵犯其个人隐私。

  不能让炒作“高考屏蔽生”成为对“高考状元”的另一种炒作。对此,学校、教育部门、媒体、企业等要保持理性,避免参与到“高考屏蔽生”的炒作中,同时,引导各方对类似问题降温处理。

  炒作“高考状元”,是应试教育功利化的后遗症。在提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当下,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要给“高考状元热”好好浇一盆冷水了。

  如今看来,要遏制对“高考状元”的炒作,须防范各类变相炒作,同时要继续优化与深化高考改革,让素质教育能够得到真正落实。通过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疏堵结合,让家长、学校及社会对高考成绩的痴狂、对“高考状元”的过度关注早日降温,从而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财政“真金白银”助力“两新”推进

斯诺克冠军联赛32强揭晓 6名中国选手晋级

盛海鹏无惧强手摘银 石家庄运动员首夺亚冬会奖牌

陕西省府谷县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灰熊双向名额竞争激烈 河村永辉凭借表现将有很大机会

谈感想、话未来!株洲中院这场青年干警座谈会提气又提劲

多国人士积极评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吁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预警!广西海南云南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日本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6%

驻华使节纷纷点赞!中国与全球能源合作不断呈现“绿意”

四川高考分数线出炉 文科一本529理科一本539

让旅游更加安心放心舒心

炒“高考屏蔽生”就是炒“高考状元”的翻版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元香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