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峁博物馆29日起对外开放 看4000年前我国最大史前石城

侠名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馆11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这标志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遗址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

陕西石峁博物馆29日起对外开放 看4000年前我国最大史前石城
(图侵删)

石峁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中华古国·文明王都”为主题,通过“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版块,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石峁遗址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体现了石峁文明在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独特地位。

博物馆展区面积5943平方米,展出石峁遗址出土和石峁文化时期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和彩绘壁画等各类珍贵文物688件(组),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的多件石雕。

镇馆之宝之一的“大型神面石雕”长2.5米,重1吨以上,石雕中间是一个正神面,额头间有三角形装饰。结合两侧的侧面刻画图像,专家推断该神面头戴鹰冠,额间三角形装饰为鹰嘴,嘴的上方是鹰的羽毛,彰显了石峁先民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神面立柱石雕”外观呈圆柱体,石柱正反各采用浮雕技法雕刻一个神面,正反神面在眼形、嘴形和齿形上都有区别。柱顶也雕有图案,中央有个小圆窝,专家推测可能在当时有祭祀器物插在上面。

石峁遗址距今4300—3800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2年起,石峁考古队对古城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发掘。考古显示,石峁城址以其巨大的规模、多重的结构、宏大的建筑和大量高等级遗物,已经成为早期城市并具备国家形态。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峁遗址是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非常重要的实证,为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和独特的证据。

(总台记者 雷恺)

电信业扩大开放催生“数字+实体”创新服务 “市场活水”服务百姓享受民生红利

运动健身 老有所乐

辽宁公安:2024年侦破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38起 挽损1.09亿余元

生日快乐!“西直门三太子”大熊猫萌兰9岁啦

鄂尔多斯市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首票雄安自贸试验区进口海运货物在天津港顺利接卸

通讯|“和中国同事一起为家乡出力”——中马建设者共同扮靓“致富路”

黑龙江省新林区发布道路冰雪黄色预警

演员张译: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对演员来说是一个充电的机会

震撼!福建舰内部画面首次公开

辽宁省鞍山市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物管采购共建共享集采平台开建 供应商海选招募报名正在进行

陕西石峁博物馆29日起对外开放 看4000年前我国最大史前石城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元香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