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始终将检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是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的初心。西山区人民检察院通过主动邀请当事人对检察工作中的服务态度、回应时间、问题解答等程序性事项进行扫码评价,进一步加强检察干警执法司法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从而让群众的诉求真正得到解决。

用好“一人一码” 搭建民意“连心桥”
检察干警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服务态度满不满意?营造当事人知评价、敢评价的宣传氛围,全面铺开“一人一码”全量扫码评价模式,是开展评价回访工作的第一步。
走进检察服务大厅,人民群众可以通过滚动的电子大屏、宣传海报以及12309检察服务窗口摆放的评价服务指南等详细了解评价回访工作。
“您好,请您为我的服务进行评价。”窗口接待群众的干警为群众办理完业务后,主动亮码,邀请其通过扫码对自己的服务以及检察院工作进行评价。
为确保群众的意见建议都能得到有效反馈,每一位检察干警持有个人民意评价二维码,邀请“8+N”类案件类型当事人进行扫码,实现案件全量扫码评价。同时,专班人员深入一线窗口、会见区、办案区开展巡视,加强扫码评价工作情况跟进。
让群众的声音 有着落有回音
为确保群众的声音得到及时回应,西山检察建立起“评价—意见整合—专人办理—回访”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全力做到有效评价率100%,有建议事项回访率100%,回访满意度100%。
当收到群众评价为“不满意”或填写“其他意见建议”时,评价回访小程序会自动将群众反馈的信息汇总至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会尽快联系填写人,询问不满意的具体原因,并认真分析整改,及时给予反馈。总之,要确保群众的呼声能得到及时回应。
“每次来西山检察办理阅卷或者查案子,工作人员都会热情地邀请我进行扫码评价,同时也会面对面解答我的问题;评价回访小程序操作简单,评价方便快捷,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这点做得很好!”一名前来阅卷的律师说。
提升服务群众水平,让检察服务在群众身边可见、可触、可感。自开展评价回访工作以来,西山区人民检察院全体检察干警通过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更好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上下足功夫,努力实现“群众诉求百分之百回应,自身问题百分之百整改,不满意件百分之百回访,办理过程百分之百满意”,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本报记者 张競予 通讯员 何敬彬
(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