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区民警曾传贤:狭长坝子里的“老曾哥”
“你好,我要报警,有人喝了酒来我家骂我。”
“在哪个位置?我们派人过来。”
“不用,让老曾哥来就行…”
这是今年4月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勐龙边境派出所值班员接警时发生的真实一幕。从警28年来,曾传贤始终坚持走到群众中间,走在百姓身边,他给予群众真心,百姓回以他信任。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被省直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西双版纳州委政法委评为“优秀政法干警”,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警务区民警。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担当、奉献精神。
他是群众心中的“老曾哥”
曾传贤负责的邦飘村委会主要为拉祜族,坐落在较为偏远的半山坡上,贫穷、嗜酒、人员分散已经成为邦飘村委会的代名词。查乐雅康村村民扎某因吸毒被拘留出来后,无所事事,整天在村里游荡。曾传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连同村干部定期到扎那家走访,每月定期复检,在生活中经常唠家常、解困忧,积极帮助开展生产,一胶刀一胶刀、一锄头一锄头打动了扎那麻木的内心,如今他已经成为曾传贤辖区得力的治安积极分子之一。
“走进村不够,走进门保底,走进心最好!”曾传贤用他的“三走工作法”走近群众、融入群众,用“有诚心、有耐心、有公心、有热心”的“四有工作法”温暖群众、感化群众,用“知晓辖区情况、知晓家长里短、知晓百姓冷暖、知晓群众期盼、知晓民风民俗”的“五知晓工作法”服务群众、排忧解难,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符合边疆社情、满足民意所需、深得群众认可的“老曾社区工作法”。
如今,在曾传贤的辖区内,群众在闲暇纳凉时相互介绍他,在邻里交流时常常提到他,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他,在得到线索后主动告诉他,甚至许多其他辖区的群众也认识他,还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老曾哥”。
他是矛盾调处的“全能手”
“什么事最重要?老百姓的事儿最重要。”这是曾传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老百姓的疾苦冷暖、点滴需求永远是他心头最放不下的事情。
在多年的社区工作中,曾传贤意识到,要真正实现防在早、调在小,把矛盾调节做到位,让群众的矛盾纠纷彻底化解,需要建立完备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让群众放心,让群众安心——所支部推动成立“老曾工作室”试点,推进“一室带动、部门合作、村组协同、群众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模式。其间曾传贤主动协调综治、土地、司法等部门,从接待、受理、调查、调解、制作文书到协议履行等环节入手,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大大提升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质效。
今年以来,曾传贤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获赠锦旗4面。现在,辖区群众中有两句广为流传的玩笑话:“发生矛盾不用慌,吵得过就先吵几句解解气,吵不过就直接找老曾哥,他肯定能帮你祛火消气。”“管你公有理还是婆有理,不服就让老曾哥来评理。”
他是平安村寨的“守护者”
“群众看公安,主要看治安,想要治安好,社区民警村里跑。”这句看似简单朴素的顺口溜,其实是曾传贤同志给每一名新来的社区民警传授的工作经验。
自走上社区工作岗位至今,曾传贤一直坚持着“走近群众才能靠前预防、走近群众就是无形威慑”的工作理念,每当到村里有事办事,没事就坐在村头与群众聊聊天、向群众讲讲法律常识。20多年的社区工作生涯中,曾传贤摸索总结出了“三走”“四有”“五知晓”社区工作法,被支队在全州范围内宣传推广。曾传贤所负责的三个村委会走访率、重点人员管控率、边境村寨熟悉率、警民双向熟知率均100%,近年来未发生重大案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警情数、发案数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三年实现“两降两升”,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平时要看得见,需要时帮得上,关键时冲得出”,在工作中,曾传贤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的无私精神,扎根边境一线,情系辖区群众,用感情与热情、心血与汗水,书写一名朴实的戍边民警的爱民情怀。
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
(云南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