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活力迸发 “AI+养老”助力银发族“智”享“夕阳红”

❤

央视网消息:这两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机器人”概念不再遥不可及。这类产品不仅能在提高老人行动能力上大展身手,还能替代一部分护工的工作,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

  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标准聚焦互联家居环境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基于老年用户所需的辅助支持水平,提出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除了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声等通用要求以外,还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支持等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  机器狗上岗“实习” 老人迎来新“护工”

  如今,在不少地方智能化设备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在浙江杭州的一个社区,一条叫“小西”的机器狗,正在去给87岁的施奶奶送东西。背上的筐子里,放着施奶奶的常用药,送到后,还会“贴心”地进行语音提醒。

  除了当搬运工,“小西”还可以陪老人们散步。据了解,机器狗“小西”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需要靠技术人员操控,才可完成相应的“动作”。正式交付预计在4月中下旬,这段时间,技术团队也正在和社区对接,等到将社区完全“摸熟”,将社区内的智能平台和机器狗之间完全联通后,“小西”有望独立行动,只需老人语音就能操控。

  而在一些景区已经开始使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帮助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游客来爬山。有老年游客表示,穿上它爬山,比平时走路都轻快。其实,养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经深入到衣食住行。这两年,已经有多款养老机器人产品亮相。比如可以辅助失能老人翻身、倒水、喂食等,也可以进行日常扫地、拖地、整理归纳等。  大模型训练 助力机器人走进家居环境

  训练场景中,机器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正在完成对插花、熨烫衣服、擦拭家电家具等动作的采集。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由于真机数据目前非常匮乏,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倒牛奶”动作,就需要采集近百条高质量数据。(央视网)

除夕夜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1级优 为区域最优水平

一张等不到的封箱演出票

湖北全力畅通回家路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升至14个月高位

跌宕起伏!日本半场3比2暂领先越南

陆志军辞去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职务,仍担任董事长和党委书记

让每个孩子远离“烟卡” 杜绝烟草

黑龙江省安达市发布道路冰雪黄色预警_1

福建屏南:深化“两队一室”改革 共创“大平安”

满满年味!蛇元素花灯成新宠 造型灵动吸引眼球

河北省泊头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上海5月份将开通首条直飞中亚国家客运航线

银发经济活力迸发 “AI+养老”助力银发族“智”享“夕阳红”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元香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