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韵绕梁扎根民间 粤剧春班好戏连台

侠名

粤剧,也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流行于广东、广西和港澳地区最大的剧种,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每年春天,广东珠三角和粤西地区有“粤剧春班下乡”的传统,大大小小的粤剧团也迎来最繁忙的演出时段,粤剧名家新秀齐出动,蓝天为幕,村庄为台,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民间鲜活绽放。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就一起去演出现场看看。

在广东茂名电白区岭门镇山前村的广场上,距离晚上演出还有3个小时,工作人员正在加紧组装舞台,台下,已有村民早早前来“占座”。简单的后台化妆间,来自广州粤剧院的演员们正在认真地化妆,准备晚上的演出。

村民 赖翠仙:一年到头最盼的就是唱粤剧的那一天,非常热闹,到处张灯结彩。

夜幕降临,丝竹悠扬。台上,三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正在领衔演唱粤剧《范蠡献西施》,台下,村民将戏台团团围住,场面热闹非凡。

村民 赖小: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大人小孩都爱看,而且很有喜悦感。有小时候的味道。

广州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团长 陈健超:戏曲的根在农村,今年的春班演出一共有50多场的演出,我们所带来的剧目都是老百姓非常爱看的经典剧目。演员的平均年龄大概是在38岁左右,最年轻的是“00后”才18岁,刚从学校毕业。

粤剧发源于佛山,被誉为“南国红豆”,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诸腔为基础,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它也是海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剧种。“在海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粤剧春班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每逢正月,珠三角和粤西地区乡下竞相约戏,形成“村村演大戏、处处锣鼓响”的文化盛况。时至今日,粤剧从题材、服装造型、灯光舞美上都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也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

粤剧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黎骏声:春班,重要的是这种文化的传承,让村民能够在春天这一段时间享受到、欣赏到高水平的一些粤剧节目。

(总台央视记者 刘小月 陈惠婷 茂名台)

飓风“海伦妮”已在美国造成至少34人死亡

原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辽宁省法库县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_1

文化中国行|平遥推光漆器在流光溢彩中“推”出新生 向前发展

银发经济活力迸发 “AI+养老”助力银发族“智”享“夕阳红”

(乡村行·看振兴)“一颗枇杷”何以强村富民?

“并行港”物流模式首票试点业务正式落地

(乡村行·看振兴)“黄酒+文旅” 福建屏南古村落“活”起来

餐饮消费“火热”、周边产品“走俏” 体育赛事激发中国市场巨大潜力

“中国风”成舞台主角!金秋时节 全国文化市场精彩纷呈

黎巴嫩真主党宣布使用“法迪1”导弹袭击以色列目标

河北省承德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1

粤韵绕梁扎根民间 粤剧春班好戏连台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元香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