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精调师”

❤

原标题:高铁“精调师”

高铁“精调师”
(图侵删)

【新春走基层】

1月24日,0时,-9℃,冷风如刃,寒意袭人。

在安徽阜阳西站场内,顶着点点灯光,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工务段一支高铁线路检查、精调、打磨“混编”小队,推着智能小车开始了作业。

“这里是高铁列车进出站的重要区域,哪怕只是高低2毫米的数据异常都要留意处理,容不得半点马虎!”0时20分,在阜阳西高铁站南端道岔区,工人高建华用电子道尺反复测量一处道岔后,立即用石笔标注,并向同事反馈。

“以前,我们养护线路是用洋镐、耙子、叉子‘三件套’。”回忆起1986年刚“入路”时的工作情景,高建华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铁轨25米一截,通过夹板连接,连接处是缝隙,只能用耙子扒,甩洋镐砸,一砸一个白印子,遇到雨天线路翻浆冒泥,砸一下能喷一身泥。”

“现在工具很齐全,电子道尺、0级轨道检查仪是标配。如今的高铁线路检修更多是精调,就像为钢琴调音那样。”铁路养护工作的今昔之别,让高建华满怀感慨。

标记调整量、散料、松卸扣件、更换轨距挡板、螺丝机紧固扣件……1时10分,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冬季天气寒冷,钢轨热胀冷缩,到达极限有断裂的危险,根据前期轨道检查测量数据,我们同步调整轨距、轨向等各项几何尺寸,经过精调,轨道精度达到规范标准,确保春运列车平稳、舒适运行。”精调作业负责人薛小岁说。

2时,气温计刻度线指向-11℃。在阜阳西站N123道岔处,钢轨打磨机耀眼的火花划破了寒夜。经过毫米级打磨,钢轨上的“鱼鳞纹”等表皮病害被精准去除,轨道焕然一新。打磨结束,操作手周天彬用力关停了这200多斤的工作设备,摘下满是霜雾的防护面罩后,他仰头长长呼出一口白气。

3时20分,精调作业进入尾声。“嘀,嘀,嘀……”青工王嘉伟推着轨检仪,开始对作业后的轨道进行复测,跟在一旁的薛小岁两眼紧紧盯着设备屏幕上的检测数据。

“经过本次精调作业,TQI指数(轨道质量指数)已达标准!”薛小岁指着屏幕高兴地告诉大家。

(本报记者 马荣瑞 本报通讯员 刘威威)(马荣瑞 本报通讯员 刘威威)

责任编辑:小云

青藏铁路拉萨车务段暖心服务保障西藏春运期间旅客运输工作

重要通知!今晚11时起,安徽石台县城供水区域全部停水!

辽宁省葫芦岛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运动后显老?这么做助你通过运动延缓衰老!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举行地方气候行动峰会 中国特使:中国以最大努力应对气候变化

女儿患红斑狼疮,单亲爸爸急得一夜白头,父亲再发声:陌生人提出捐肾

警惕这个“隐形杀手”!马路上摔了一跤,一个月后他突然连家住哪里都不记得了

美食佳酿“真金白银” 这些地方“花式”宠客过新年

海南省高院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及典型案例

骑游探寻“月光下的北京”

郑州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肯尼亚报告该国首例猴痘死亡病例

高铁“精调师”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元香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